石头文化的起源
跟着仓鼠号一起认识爱上石器,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石头文化的起源

据考古学家分析,人类赏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0年前。战国时期儒家经典之一的《书经》中,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篇记载石头的文章《禹贡》。
文中记载了各种矿物石种并将产于泰山的怪石列为给禹王进献的贡品,可谓开创了石文化研究之先河。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中,有“轩辕赏玉,舜赐玄圭,臣贡怪石”的记载。
最早的赞美石头的诗见于《诗经》中的《扬之水》、《渐渐之石》等。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喜爱赏石并为石著文作诗。古人将赏石作为一大嗜好,并将奇石佳品视为宝玉,爱如儿孙,足见古人对奇石的酷爱。
在我国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喜爱玩石、藏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喜欢收藏石头,这在他的《东坡志林》 中有所记载。宋代书法家米芾更是爱石如命,每见奇石,便叩首下拜,被人称之“米颠”,并留下“米颠拜石”的佳话。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爱石藏石,一生收藏奇石无数,据说现在蒲松龄故乡纪念馆还保存着他当年收藏的奇石。
现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郭沫若、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梅兰芳、老舍等都是奇石爱好者,他们爱石、赏石、写石、画石、咏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石文化的发展。
扩展资料:
“米颠拜石”典故: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记载有这样一件事:“(米芾)知无为军,初入川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闻而论之,朝廷亦传以为笑。”
译文:米芾担任无为军事长官,刚刚到达州官坻,看见一块立石极为奇异,十分惊喜地说:“这奇石足以让我祭拜”。于是就命令部下给自己穿上官袍并手持笏板拜祭它,一边拜还一边喊着“石丈”。喜欢传话的人听到后就四处谈论这事,在朝廷百官中也把它作为笑话来传播。”
在宋人费衮《梁溪漫志·卷六》中,记有米芾另一件拜石之事:“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译文:米元章做濡须的太守,听说河边空坝上有一块怪异大石,不知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人们认为它是神异之物,不敢搬动它。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
玉器种类众多,为何唯独红山文化玉器让藏家爱不释手?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别致、年代久远、数量稀少,出于这三种原因,玉器的收藏家对其格外偏爱。
一、玉器造型艺术感极强,美观别致。
红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有玉龙、玉人像、青玉带齿动物面纹饰等等。玉龙整体浑然天成,弯曲弧度圆润自然,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种“C”形龙,一出场就震惊世人,毕竟在新石器时代,能将玉器打磨至这种品相是极其不容易。故宫博物院收藏着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人,是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完整的玉人身体,为世人展现出新时期时代民众的样貌衣着。
青玉带齿动物面纹饰是三者中最为奇特、别致的一件,玉石通体成黄色,正面是兽脸,下半部分呈齿状态,就好像带着装饰的现代木梳子。这些玉器造型不落窠臼,各有特色,不得不佩服古人充满智慧的想象力。
二、红山文化玉器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玉器收藏家一般很钟爱造型设计,但是因为玉石的贵重和难打磨,越早年代的打磨技术越差,很少有别致的造型,大多是玉器圆形的粗胚。现存的精巧玉器制品还大都是明清年代,在玉器年代上的收藏价值不是很高。红山文化玉器是集年代久远、造型又充满艺术感为一声,如果能收藏家能有红山文化玉器是莫大的幸运。
新石器时代,因为大都是用石头制成的粗糙工具,对于玉石开采非常困难。精美的玉石凭借温润的品相,一段时间内便成为物质匮乏年代的古人精神寄托,跨越岁月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玉石在打磨过程中一定是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并且打磨出的玉器造型都定然蕴含着珍贵的意义,也可知玉器的所有者是有一定威望的。新石器遗址并没有开发很多,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借这千年前的玉器符号,很有可能会勘破其中的隐喻,即古人通过图像而非文字带给后人的信息,为之后研究更久远的历史人文风貌提供了素材。
三、物以稀为贵,红山文化玉器数量稀少,收藏价值高。
市面上的红山文化玉器多如牛毛,博物馆中珍藏的玉器却少之又少,因为统共从遗址开采出来的就没多少,物以稀为贵,收藏家就是看准了稀少的收藏价值。如果没有类似专家的评判水准,一定会在红山文化玉器收藏上吃大亏,假货有时真到不可思议。收藏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喜好玉器,想要买回家收藏,另一种是想要借玉器升值后拍卖大赚一笔。处于利益纠缠,很多玉器买卖店的水都很深,即红山玉器的假货非常多。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们在时间、工具使用、文化发展和环境的适应方面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1、从时间方面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分别位于人类历史的早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时期,起始于约250万年前,结束于约1万年前。而新石器时代则开始于约1万年前,一直持续到现代。
2、工具使用方面
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这些石器是由原始人通过敲打、磨制等方式制作而成。相比之下,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则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这些石器经过精细的打磨和加工,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3、文化发展方面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相对较为简单,主要以部落形式存在,人们通过狩猎、采集等方式维持生计。
而新石器时代则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人们开始从事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文明。
4、环境的适应方面。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通过迁徙和适应不同环境来生存,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迁,人类的栖息地也在不断变化。
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则开始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例如从事农业生产、驯养动物等。
珍贵稀有,墨玉石斧
墨玉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仅产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山区的墨玉,其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可爱,很负盛名,素为治砚、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将其与钻石、宝石、彩石并称为“贵美石”。是新疆和田玉中的一个名贵品种,它具备和田玉的优秀品质,坚质温润,其中纯漆黑如墨者,其漆黑如墨,色重质腻,纹理细致,光洁典雅。
近期,广州寻龙有幸征集到一件墨玉石斧:
这件墨玉石斧长:10.8cm宽:6cm厚:2cm,玉身为黑色,光滑透亮,黑如纯漆,细如羊脂。为斧体状,厚重适中,近似长方形,两面刃,是以罕见高古墨玉磨制而成,造型优美,通体光滑泛绿,泛柔和光泽度。藏品历史悠久,保存完好,为收藏之重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及收藏价值。
斧先在远古时代是用于砍伐木材、削劈兽骨等多种用途的农业工具。早期的斧是猿人用石片打制而成,形状粗糙、不规整。使用时用绳子将其绑在木棍的一端。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猿人采用磨制技术,并学会了在石器上打孔,于是出现了磨制而成的石斧。这种石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有刃,多斜刃或斜弧刃,也有正弧刃或平刃。使用时,用绳子穿过斧头尾端的小孔绑在棍子上,经久耐用,力度大,使用起来更省力方便。石斧再后来演变成一种祭祀用具,一直沿用到商周时期。随着人类活动的演变,斧也被用于战争,成为一种武器。随着青铜器、铁器的出现,大斧、板斧等一直作为冷兵器中的一种,被人们所喜爱。
对于原始人来说,石斧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早期的武器和工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是原始人重要的武器和工具,既能用来砍伐和捕猎,也能用来搏斗杀敌。新石器时代石斧文物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与通俗带孔实用性石斧相比,考古学家认为,此石斧为祭祀礼器之用,玉质礼器出土,是持有者地位的象征。证明拥有者生前非富即贵,实属罕见之物!
墨,即是“黑”,把一块墨玉放在手心,用强光去照射它,你会发现它的内里没有什么变化,就好像是灯光无法照进一样,当然其表面还是会折射出一层淡淡的光晕,不然就真的只是一块石头了。而正是这种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墨玉,是墨玉里面很珍贵的、很稀有的品种。墨玉还是和田玉中的一个品种,虽不及白玉的名气,因其产量稀少,也十分珍贵,颜色比较低调,市场少见,墨玉色浓质腻,也拥有独致的美丽,精美珍贵很难得,非常值得收藏。
此件墨玉石斧现藏于寻龙艺术,欢迎广大藏友莅临鉴赏,感兴趣的收藏家们可通过寻龙艺术网深入了解!